阳光洒满希望的田野——渭南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速写

渭南好房网小编 | 2022/4/18 16:49:55 来源:渭南日报
核心概要:去年一年,1.45万户因灾脱贫不稳定户“三保障”风险全部消除,20万农村人口饮水条件得到改善,187个乡村振兴项目加快建设,农民的获得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在广袤的秦东大地,一幅青绿其外、人文其内的乡村新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渭南日报 记者 程瑾

四月,生机盎然。春风唤醒了大地,沃野孕育着生机。

走入田间,绿油油的庄稼,整齐排列的温室大棚、规模化养殖的现代牧业小区……铺就了乡村振兴的底色。

寻访乡村,昔日的“脏乱差”早已被房前屋后连片成荫的绿树、平直宽敞的村道、白墙青瓦的住房所覆盖,美丽乡村遍布秦东各个角落。

到了农家,聊起家庭收入和生活保障,一张张笑脸幸福洋溢,人们都说,党的政策这么好,只要自家勤快,日子肯定会越过越舒畅!

食为政首,农为邦本。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描绘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振兴蓝图。去年一年,1.45万户因灾脱贫不稳定户“三保障”风险全部消除,20万农村人口饮水条件得到改善,187个乡村振兴项目加快建设,农民的获得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在广袤的秦东大地,一幅青绿其外、人文其内的乡村新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产业旺了做优特色加快产业融合

富平县东华街道定国村有一片7.7亩的小柿林,是陕西省第一个柿子种植示范园,它的主人是78岁的退休干部赵云山。

1996年,赵云山退休回到富平,一心想做些事情,随即在老家整合土地建起了这片柿子示范园,除草、拉枝、病虫害防治、请教专家,在他一心一意经营下,4年后柿树挂果,6年后进入繁盛期,他用亲身实践证明了“柿能成林”。

与他的柿树一起“长”起来的,还有富平柿饼的价格、供不应求的收购量。赵云山地里的柿子品相好,从来不愁卖不上好价钱。

然而,从富平柿子中受益的不仅他们这些“老柿农”,还有紧紧镶嵌于柿饼产业链各环节的广大群众。近年来,富平县大力发展柿子产业,通过柿子的精深加工,已实现从果皮到果肉的“榨干吃尽”,经过精深加工的柿子,身价涨了几倍甚至是几十倍,成为当地重要的富民产业。

阳光洒满希望的田野——渭南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速写
宜居宜游的潼关县太要镇秦王寨社区(资料照片)

柿房酒、柿子冰酒、柿子白兰地、柿子醋饮……如今,富四方、大福合作社、蓝溪云集、渭鸿金果等企业生产的系列产品也先后上市,成为市场新宠。截至目前,富平县建有柿子基地35万亩,年产鲜柿20万吨,加工柿饼5万吨,年产值32亿元,一大批人靠着柿子产业走上了致富路。

与富平柿饼有类似经历的还有临渭核桃。桥南镇谦顺天然特产公司购置的锤式破碎机解决了山核桃外壳坚硬、人工取仁效率低的加工难题,把过去无人问津的野生核桃加工成了烤核桃、核桃酱、核桃油等高端食品。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我市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十百千”工程纵深推进,通过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让群众吃上“产业饭”,走上小康路。

放眼秦东,渭南小规模、多品种、高品质、好价钱的现代特色高效农业不断提质增效。

粮食种植方面:我市始终坚持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生产“十七连丰”,建成高标准农田103万亩,“渭麦9号”通过国审,夏粮生产取得全省“四项第一”,去年夏粮收获面积424万亩,总产量达到126万吨,总产量较上年增长4.7%。

特色农业方面:“3+X”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大荔冬枣”“富平尖柿”“澄城樱桃”等八大水果区域公用品牌总价值186亿元,现代农业园区384个,大荔入选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产业融合方面:农产品加工加快发展,生态旅游、养生养老、乡土文化等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农村电商增势迅猛,农产品加工产值、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持续增长。

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努力,全市农业产业日益兴旺,乡村振兴底气更足。一产“接二连三”、全链条式发展,推动产业业态由“单一农业”生产向“三产融合”发展转变,特色产业已成全市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村庄美了家园建设提档升级颜值气质并存

乡村是农民的立足之基、生活之本。留住绿水青山,建设美丽家园,才能让农民群众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春日,走进华州区柳枝镇张桥村,流水恣意游走,水车悄悄转动,仿佛伸手就能摸到沉淀已久的张桥故事。文化广场上,乡亲们激情洋溢地吼着老腔,浑厚激昂的音调,引得观众跟着一唱一和,声音从村头传到村尾,“乡愁、乡音、乡党”交织在一起,生动地演绎着田园生活的乐趣。

从脏乱差的邋遢村到精致秀丽的生态村,张桥的“惊艳逆袭”,只是我市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美丽乡村既要有颜值,还要有气质。我市充分挖掘和利用乡村的自然环境、乡土文化、农耕特质、地域特色,把保持原有村居风貌和引入现代元素结合起来,努力让每一个乡村有颜值、有气质。

过去一年,我市全力推进26个重点示范镇建设,华阴市岳庙街道土乐坊村、蒲城县尧山镇六合村、临渭区桥南镇天留村、白水县雷牙镇尧头村等61个村入选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富平、合阳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渭南成功入选首批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我市将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途径,瞄准群众需求,积极整合资源,着力开展典型选树、文化惠民、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活动,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3个,文明实践所124个,文明实践站1608个。

在蒲城县陈庄镇东鲁村,令村民赞不绝口的不仅仅是村容村貌的变化,更是文明乡风的吹拂。“老观念、老传统让我们习惯了大操大办红白事,大家爱面子、要攀比,弄得村里风气很差,我们的生活负担也重。现在好多了,村里成立了专门的红白理事会。”村民奚甲正说,“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村里的矛盾少了,年轻人负担轻了,生活更幸福了。”

百姓富了“三变”改革激起乡村发展活力

前不久,合阳县沟北村村民王红霞收到了村上统一发放的“分红钱”。她高兴地说:“凭着手里的股权证,家里多了一笔收入,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王红霞的这笔“分红钱”来自沟北村集体资产经营。自从我市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沟北村清核集体资源性资产6064.56亩、经营性资产276.95万元、公益性资产922.12万元,认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340户1253人。通过出租固定资产,村民每年都有稳定分红。

临渭区桥南镇天留村,从交通不便的穷乡僻壤变成如今备受欢迎的旅游打卡地,变化也得益于农村“三变”改革的步伐。村里通过集中利用土地资源,流转土地500亩,每亩土地每年保底分红900元;同时投资400万元开发天留山车轱辘泉水资源,将水资源折股量化为30%股份,群众入股25%;成立涵盖果业协会、民俗餐饮协会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村民杨漫漫笑着说:“一年在外务工加上村里分红的钱,腰包鼓起了,日子也就越过越带劲了。”

乡村振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我市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推动富民增收与深化农村改革相结合,通过改革释放更多“三农”发展红利。

如今,全市农村“三变”改革探索出了丰富多样的“三变+”新模式。如“三变”+生态休闲模式,充分利用了生态资源优势,打造出一批宜居宜游的特色生态乡村、特色生态小镇,把“生态优势”变为了“经济优势”;“三变”+村集体经济,通过整合农村土地等资源开展“合股联营”,引进城市资本、人才、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真正让老百姓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市委、市政府正加快部署,狠抓落实,持续提升粮食安全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全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伴随着春风,广袤的田野上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正携手谱写着一曲农业高质量发展赞歌。
相关阅读
渭南二手房上周成交数据统计,市场明显开始活跃
渭南二手房上周成交97套,市场明显开始活跃
楼市政策“新风向” 多城提升住宅得房率
此前,公摊面积、得房率等话题曾被热议。最近一段时间,许多城市推出的楼市新政出现“新风向”,针对住宅用地的计容面积和公摊提出新规。
多地优化楼市政策 新增需求加快入市
近期,杭州、西安等多地“因城施策”,优化和调整房地产政策,包括商品住房“以旧换新”、取消限购、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等新政密集落地。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政策将加快新增需求入市,推动库存去化,有助于促进当地房地产市场的复苏。
加大住房“以旧换新”推广力度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有超过50座城市推出支持住房“以旧换新”政策。
5月起将迎一波住房政策“放松潮”
各地出台的优化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卷起来了”。成都、杭州、西安等热点城市全面取消限购,落户政策也在放松。目前各地“因城施策”中,陆续出台的房地产优化政策,不只是顺应市场需求,背后还隐藏着“抢人大战”,“抢人大战”不仅仅是抢“人口”,而且是抢人才。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客服 17691191798
售后热线:17691191798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快速入口
渭南二手房
渭南房产信息网
渭南房产网
渭南地图
渭南租房信息
渭南房价
渭南租房网